当前位置: 百年建筑网> 百年频道>热点文章> 徐文:创新无有害裂缝地下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徐文:创新无有害裂缝地下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分享到:
评论
摘要:

2021年9月17日上午,由百年建筑网、重庆市砂石协会、重庆市管涵及水泥制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重庆市水泥协会支持的2021第三届重庆市水泥、混凝土、砂石行业论坛会议在重庆融江丽笙酒店圆满落幕。 ...

2021年9月17日上午,由百年建筑网、重庆砂石协会、重庆市管涵及水泥制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重庆市水泥协会支持的2021第三届重庆市水泥、混凝土、砂石行业论坛会议在重庆融江丽笙酒店圆满落幕。

会上,江苏建科院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裂缝控制研究所所长徐文做了《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早期裂缝控制新技术》报告。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所长 徐文

徐院长分别从研究背景、混凝土开裂主要原因、混凝土裂缝控制新技术、工程应用进行分析阐述,最后做出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背景

混凝土是用量最大的基础材料,我国用量占全球60%以上。徐院长报告中指出渗漏问题是地下工程的顽疾,收缩裂缝是土木工程的重要病害之一,尤其是地下工程结构。之后余院长分析了引起渗漏的主要原因并得出引起渗漏的主要原因为贯穿性裂缝。裂缝加快有害介质的传输,缩短服役寿命。控制裂缝,则实现刚性防水与结构同寿命。

二、混凝土开裂主要原因

徐院长基于应力准则的混凝土开裂机理:约束条件下变形引起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则发生开裂。对这一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徐院长认为收缩开裂已成为长期困扰而未能解决的国际难题,因为收缩开裂影响因素多,结构约束复杂,持续时间长,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有成果可有效改善收缩开裂,但无法量化预测开裂风险,并予以精准消除。

三、混凝土裂缝控制新技术

徐院长分析耦合机制及模型,它为基于毛细管负压控制的塑性裂缝抑制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了实际工程变温变湿条件下多种收缩的耦合计算,决了准确计算收缩应力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实现了收缩开裂风险全过程量化计算。

然后给大家全面分析了抗裂材料的技术思路和机理。最后给大家展示了运用耦合机制及模型的实际运用案例并梳理了江苏省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四、结论与展望

徐所长指出地下结构混凝土防止渗漏的四个关键点,最后表达他的期许:设计先行,过程严控,效果可测,创新无有害裂缝地下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资讯编辑:王佳欣 021-26096581
资讯监督:汤浛溟 021-26093670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相关阅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