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年建筑网> 百年频道>资讯>名人名言> “老朱”的期盼

“老朱”的期盼

分享到:
评论
摘要:

立冬后的深圳,依旧没有冬天的样子。 早上八点,和往常一样,在水电七局大空港项目部立新引水渠旁,“老朱”已经和工友们开始了班前5分钟安全教育。 人群中,中等身高的他,...

立冬后的深圳,依旧没有冬天的样子。

早上八点,和往常一样,在水电七局大空港项目部立新引水渠旁,“老朱”已经和工友们开始了班前5分钟安全教育。

人群中,中等身高的他,因为长期佝偻着背,显得有些驼背,晕开的皱纹布满眼角额头,花白的头发漏出帽沿,黄褐色的皮肤在晨光里透着亮光,格外显眼。

“老朱”的一天

安全员签发作业许可后,“老朱”便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和搭档下了井,开启一天的清淤工作。

背着安全防护设备,我也跟着下了暗涵。顺着狭窄的井口进入这个宽约3米、深约4米左右的暗涵,一眼望去水质混浊、乌黑,这就是清淤工人们的工作环境。

暗涵内光线微弱,即便通风管不停地输送新鲜空气,身处其中的人员还是会闻到无处不在的臭气。

他们弓着背站在淤泥中,一铲一铲将淤泥铲入桶中,满一桶就通过对讲机联系上面将淤泥桶送出井口。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的动作,他们日复一日地就是46天。暗涵内的空气又潮又湿,加上异味,他们要忍受常人之不能忍。除了淤泥,大量的固体垃圾,如塑料袋、石头以及其他污秽物等等,都需要清淤工人用手把这些垃圾和淤泥清出来。

“老朱”对待工作总是特别乐观,总戏称自己和搭档是清淤“地下党”。他们两人,一人一铲,用一铲铲累一桶,一桶桶累一车的方式消灭着淤泥,平均每天清淤30到50米不等。

就这样,在人们看不到的地平线之下,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环境里,他们忍受着排水管道与暗涵里散发的异味,泡在污水中清理淤泥,默默无闻地挥洒着汗水,奉献着艰辛。

“老朱”背后

“老朱”,全名朱红伟,河南洛河人,今年已经50岁了,八月来到水电七局大空港项目,成为作业队的一名清淤工人。

现在家有一儿一女,没有老伴,全家都靠他一个人。在内蒙古医科大上学的儿子,在老家读高三的女儿,都是他的骄傲。工地上包吃包住,每月工资一发,“老朱”便准时给孩子们打过去,自己一分不敢多花,说都要给孩子们留着。

同乡李春领是他的搭档,“老朱”特别感谢这位老大哥,对他照顾有加。有什么吃的用的,都会招呼他一起分享,两人经常一起聊天,工作的时候也相互提醒照应。

“老朱”还觉得水电七局福利特别好,定期给大家送防暑药物,时不时还送个瓜和饮料,让人倍感暖心。

谈到两个孩子,同乡在一旁甚是羡慕,“老朱”也露出自豪欣慰的表情:“想着我那俩娃,就特别有盼头,就希望活儿再多点,给娃再多攒点钱……”

大空港的“老朱”们

自4月1日全面开工以来,大空港的小微水体整治工程累计开工22个点,暗涵清淤9个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是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项目领导时常来到施工点检查工作,同时对“老朱”及他的工友们表示慰问。“老朱”等人的辛勤工作的成果,受到了水务局领导的赞赏,都说大空港四工区溯源纳污治水有方。

其实,有数百名和“老朱”一样勤恳的员工在与黑臭水体奋战着。他们是管理员、施工员、安全员、监护人、作业员……他们行走穿梭在工地的大街小巷,上能顶炎日之灼,下能忍暗涵之臭……他们勤劳、朴实,不怕苦、不怕累,为水电七局大空港全面消黑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奋战一线的“老朱”说:工作不苦,活儿再多一点都可以。对于他们来说,这份工作确确实实改善了家庭生活,大道理不会说,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肯定没错,“老朱”们都觉得能为老百姓做好事是值得自豪的。

他们都盼望水电七局再多接多一点这样的活儿,他们可劲干,把深圳的臭水沟都整的干干净净的,这样咱干的好了,找咱干活的就更多了,大家都越来越好。

在“老朱”们热火朝天的干劲下,大空港四工区小微水体整治工程清淤在11月10日彻底完工。最后的4-15立新引水渠完工后,屋山水库的水途经这条长达1500米引水渠将不再受黑臭干扰,干干净净的进入立新湖水库,立新湖水库作为“宝安之眼”又多了一份保障。

自十月以来,大空港小微水体整治工作受到水务局的充分肯定。现在新的征程又要开始了,水电七局大空港新增项目——沙福河清淤,“老朱”们又拾起了新的奋斗目标。这个新项目的诞生是肯定,也是挑战,为实现两河(福永河、沙福河)流域水质达标,大空港近千名工作人员不舍昼夜,攻坚克难,唯望清水汩汩,绿满堤岸。


资讯编辑:陈双双 18251838867
资讯监督:汪华 021-2609306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相关阅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