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年建筑网> 百年频道>资讯>工程巡礼> 山峦深处锁苍龙 ——上海电建±1100千伏特高压古泉换流站建设侧记

山峦深处锁苍龙 ——上海电建±1100千伏特高压古泉换流站建设侧记

分享到:
评论
摘要:

新中国70华诞前夕,9月26日,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该...

新中国70华诞前夕,9月26日,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该工程投运后,具备年送电600至850亿千瓦时的能力,将有效缓解华东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同时,将有力促进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开发与外送,扩大清洁能源消纳范围,促进新疆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程线路全长3324公里,起点位于新疆昌吉州,终点位于安徽宣城市古泉镇,上海电建承建的±1100千伏特高压古泉换流站就坐落在这里。

古往,宣城因中国“文房四宝”的宣纸闻名天下;

而今,古泉因世界“四最”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被世人记住。

建造“智慧工地”、实施“二维码管控体系”、实现土建“无尘化”交付安装,“欲建精品质,先铸精品人”,在古泉,上海电建人用创新精神和实干担当创造了一项项“精品中的精品”。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电力建设者的步伐,走进千年古都宣城,走进特高压古泉换流站。

用智慧攻克技术难题,建造“智慧工地”

松涛翻滚,茶树飘香。皖南的山峦中,特意为大型构件运输开辟的简易公路盘旋蜿蜒,细细数来,大大小小竟有八十多个弯处。

2016年9月起,上海电建±1100千伏特高压古泉换流站工程项目团队奋战两年半,笑迎春秋,苦送冬夏,用智慧和辛勤书写了奋斗者的青春时光。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征战的特高压建设团队,曾被±800千伏浙西换流站业主赞誉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电建奇军”。

在古泉,上海电建实践了工程开工前的庄严承诺,续写了中国特高压换流站建设的新篇章。

±1100kV古泉换流站围墙内占地面积约28公顷,差不多有39个标准足球场大,其中的换流变核心区域约占全站总面积四分之一,是整个换流站的“中心枢纽”,主要建构筑物包括:极1、2高低端阀厅、极1、2辅控楼,极1、2户内直流场及换流变防火墙等等。为了达到最后投运的“关门”要求,各建构筑物必须同步展开施工,虽然这些建构筑物是相互独立的,但其基础与上部结构、土建与电气安装等作业均有千丝万缕的交叉联系,要相互协调同步进行施工的难度巨大。

古泉换流站工程代表着目前国内特高压换流站最高技术水平,必须采用超常规办法,依靠工艺创新,制定出新型施工组织设计,才能把工程同时协调推进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唯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杨波,项目经理;黄成相,项目总工。

小哥俩在篮球场上是配合默契的骁勇战将,搞工程更是“好搭档”,他俩一拍即合,先给工程施工做个“攻略”。于是组织人员对分项工程详细进行工序分解、排序,依靠建立换流变区域三维模型,全方位展示各建构筑物内部和相邻关系,并将每个工序与相邻建构物工序进行融合、分析,从而制定更合理、高效、有序的施工流程。

简单地说,就是在工程尚未开始时,通过计算机语言建模,像“搭积木”一样,在电脑上把整个区域的活按流程先干一遍,剔除相互间影响的不利状况,找出协调施工的最佳路径。

换流站施工建设错综复杂、交叉作业多,涉及地下、地面、地上,有成千上万道施工工序,加上配套专业多、工种交叉作业多,材料消耗与机械设备投入与转运量惊人,大到土方、基础、结构作业,密集的钢筋绑扎,各型模板的拼接;小到每个埋件、螺栓、电气的安装,都是十分有讲究的。

项目团队深入研究图纸,分析换流区各个建构筑物自身特点,结合以往工程积累的各种宝贵数据,经过无数次的推倒、再建,终于建立了整个换流变区域建构物三维模型,并在后续施工中按照“关键路径强力推进、其它作业有序跟进”的思路,按重要节点精准排定计划,精准制定流水施工措施,精准投入各种资源,有效解决了施工工序复杂、工程量大、场地狭窄、场地运输交通不便等一系列难点,推进了工程建设,为古泉换流站实现“智慧工地”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加快了施工进度的同时,还节省了几百万工程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黄成相说,当时我们研究了近百套图纸,摞起来约一人高,无法估量的数据计算、输入电脑,真的是头晕眼花;尤其是遇到设计图纸修改造成推倒重来,真的要崩溃;晚上常常整夜睡不着,满脑子都是数据、图形,时间又紧,真把人要逼疯。好在大家都挺住了,功夫没有白花。

后来,经严格评审,“特高压换流变核心区施工组织研究与技术应用”成果被中电建协评为2018年度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相比以往建设的±800kV换流站,±1100kV古泉换流站工程难题和难度呈几何级倍增,特别是首次采用的大跨度钢结构户内直流场,无论从工程技术方面还是从工程施工建设方面,都创历史最高水平,项目团队面临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

极2户内直流场高端阀厅结构采用全钢结构体系,立体管桁架方案,纵向长度115米,横向跨度约62米,屋脊高度44米,避雷线桁架高度65米,为古泉换流站的“制高点”。吊装作业安全风险极大。

其中以吊装屋面钢梁主桁架难度最大,12榀屋面钢梁主桁架跨度约62米,散件地面焊接拼装后单重24吨,考虑到构件重量等性能,经专家评审后采用180吨履带吊单机起吊。

为了制伏这批“大家伙”,吊装项目团队脑洞大开,巧妙地设置8个立体吊点,上端和下部分别采用六根不同粗细的钢丝绳用卸扣连接,经空中90度、180度先后两次逆时针旋转后吊到就位点,避免了大跨度起吊大型构件物理变形,然后由四名焊工在高空完成焊接,探伤检验合格后吊机脱钩,一次吊装过程历时约11个小时。

每次起吊都是心跳加速,118天惊心动魄后,整个吊装安全、顺利地圆满结束,总量达1420吨。

“智慧工地”除了工程本身还涉及到项目管理,项目团队以“人、材、机”为切入点,对作业人员、主要材料、施工机具等实施全方位“二维码”管控,施工主要材料出厂检验和进场复验、制作出厂日期、主要性能指标、检验报告等能通过“二维码”追溯基本信息;机具的制作进场日期、检验日期、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等在“二维码”上一目了然。

借助“二维码管控体系”,项目的工程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精品中的精品”理念,挑战不可能

古泉换流站的建设目标是:创建“精品中的精品”。

为提高工艺质量,项目部全面落实标准工艺。通过策划、培训、交底、实施、检查、改进、再实施的流程,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制度,施工前均先制作样板,经业主、监理验收符合工艺要求后,再大面积投入施工,有效保证了施工工艺质量。

极2低端阀厅是±1100kV特高压古泉换流站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被业界称为换流站的“心脏”,其设备安装和运行环境要求具有更高、更严的洁净化标准。

一开始,当听到要求土建“无尘化”交付安装的目标后,项目部里炸开了锅,“怎么可能?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要做就做最好的!杨波率领项目团队毅然接受挑战,决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土建结构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后,项目部立即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无尘化”交安专项领导小组,全面落实责任制。大家精心策划,编制了极具针对性的阀厅全过程“无尘化专项施工”精细化方案,然后,将既定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途径,将“无尘化”绿色理念融入到工序的每个细节、每个作业人员。

加大阀厅区域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和管理力量的投入,首先,对阀厅预留的孔洞、门窗用塑料薄膜实行全封闭,形成无风、无尘入侵的保护空间。其次,加大除尘设备和保洁人员投入,从整体到局部边角,每天对钢结构屋面、墙面和地面进行反复的“拉网式”清扫,粉尘检测仪实时监测。每日晚上,各专业小组人员碰头交流,协调解决现场“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英文首字母)过程中的问题,不放过任何细节,确保了“无尘化”绿色施工有效落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精心作业后,项目部联合业主、监理和电气安装单位,对极2低端阀厅室内环境进行交安验收。经全面仔细检查,验收组给出的结论是:室内环境整体洁净、无尘。

哇,现场一片欢腾。上海电建在特高压换流站阀厅施工领域首次实现了土建“无尘化”交付安装,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充分体现了上海电建在特高压换流站施工领域的标杆引领作用,为古泉换流站实现“精品中的精品”工程建设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

验收移交完毕后,业主、监理等代表高兴地拉着项目管理人员的手,赞誉,感谢,祝贺,最后合影留念。

特高压换流站首个超大面积彩环自流平施工真的是上海电建完成的吗?是真的。

古泉换流站备品备件库室内面积达1300平方米,比三个标准篮球场还大,是特高压换流站首次采用的超大面积彩环自流平施工。

为达到“精品中的精品”高标准要求,项目团队把施工工艺各种应对措施计划在前,确立了目标分解、前期策划、样板引路、标准可视的工作原则。在先前的混凝土地坪基层施工过程期间,就严控各关键工序施工,从回填土、模板调平体系、混凝土跳仓分段浇筑、后切割分缝等各阶段,将施工技术综合集成应用,确保了地坪基层的平整度,消除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潜在因素,为环氧地坪面层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彩色环氧自流平地坪面层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落实,施工现场采取封闭管理,从原材料选择、基层打磨、伸缩缝处理、底涂、中涂、彩色面涂分区控制等各个关键工序,毫厘必争地进行严格控制。施工完成后,经业主、监理、项目部共同检查,各类指标均超出设计和规范标准要求,色泽分明的视觉效果和精湛的施工工艺得到了建设单位的高度赞扬。

该超大面积室内彩色环氧自流平地坪的成功实施,有效解决了换流站面积大、工期紧和面层平整度、色差要求高的施工难题,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培育工匠“精、气、神”,党建引领促工程

史无前例的工程,需要超一流的建设者。

上海电建古泉项目部施工高峰期人员不到二十人,平均年龄三十一岁出头,这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

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激发年轻人的奋斗热情、创新活力和“精、气、神”,提升职工责任使命感和技能素质,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古泉换流站工程建设,党建引领成为“倍增器”。

精品意识是出精品的前提。工程一开始,项目团队就确立了“欲建精品--质,先铸精品--人”的管理理念,以“精品意识”引导精品建设,使“精品提升形象、精品展示权威、精品体现水平”成为所有员工的行为自觉。

春天的古泉阴雨连绵,场地泥泞,检查完一圈脚下的胶鞋能黏上几斤土。陆文明,面对连续雨天造成主体施工道路不通的困难,采取零星施工模式,随叫随到及时打通场地道路动脉。

刘永强,项目部技术员,充分发挥所学之长,在进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质量优先,深入班组解决实际问题,被大家称道。

苏其卫,项目部安全总监,做一个称职的“安监人”真的很辛苦,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现场总有他的身影,他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维护了工程的平安。

平凡之人在平凡岗位可以作出不平凡之事。在古泉换流站工程每月的评比中,项目部共有七名员工被评为“工匠之星”,两名员工分别评为“质量之星”和“安全之星”。看着换流站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为亲手带来这种变化而感到无比自豪。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大纪念、节庆日,项目部党员和全体员工都会来到宣城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丰功伟绩,重温理想信念。大家忆昔抚今,心潮澎湃,焕发出了建设精品古泉换流站的强烈使命感与责任感。

组织劳动竞赛、各工种同台竞技,搭建了“工匠”们钻研技能、比学赶帮,在特高压建设中建功立业的平台。

山一样重的压力下,心理急需“减压”,于是,球赛、歌咏等活动连番登场,比赛取得的好成绩又燃起了年轻人豪情万丈的工作干劲。

给荒芜的坡地植树添绿,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点亮了有担当的责任央企社会品牌形象。

党建引领,给“电建奇军”注入了新的活力,项目部连续被评为工程“先进集体”,多人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先进党员”、“十大青年”、“青年新锐”等,为建成“精品中的精品”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建设单位每个月的考评中,上海电建项目部都是第一名,项目部连年得到国网公司表扬,施工工艺水平、新技术应用、安全文明施工等状况,获得了全国电力行业专家和巴西等国外参观交流团的高度赞扬。

踏平坎坷成大道,近千个日日夜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传说里,唐僧是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才西天取得真经。

现实中,皖南山峦中八十多个弯处记载着电建人无数奋斗业绩。

项目经理杨波说,我干过9个输变电工程,从最初的220千伏到现在世界第一的1100千伏,亲历了中国电网建设的快速进程,见证了中国特高压的迅猛发展。

建设特高压很苦,远离城市、家庭,没日没夜,但我无怨无悔。

新时代,我会继续投身特高压建设,为电力世界联网添火、加力。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志存高远,愈久弥坚。

马克思17岁时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的负担所压倒。我们的事业虽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

这是对奋斗者精神境界的最好诠释。


资讯编辑:陈双双 18251838867
资讯监督:汪华 021-2609306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相关阅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