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年建筑网> 百年频道>资讯>名人名言> 父亲的“闽江缘”

父亲的“闽江缘”

分享到:
评论
摘要:

我的父亲今年81岁高龄,他是水电十六局(原闽江工程局)的一名退休职工,在木工的岗位上干了36年。 父亲19岁那年,迫于生计,远走异乡,从福建省古田县鹤塘镇的一个小村子来到了南平,经人介绍到当地一...

我的父亲今年81岁高龄,他是水电十六局(原闽江工程局)的一名退休职工,在木工的岗位上干了36年。

父亲19岁那年,迫于生计,远走异乡,从福建省古田县鹤塘镇的一个小村子来到了南平,经人介绍到当地一家建筑公司做木工学徒,领着菲薄的薪水,家里还有老母亲要供养,每月入不敷出,生活很是窘迫。

1951年3月,国家在福建古田溪建设梯级电站的消息传到了南平,这事在父亲的心里掀起了波澜:“身为古田人,如果能参加家乡电站的建设,这是多么光荣的事啊!”同时,父亲也深知,这么重要的工程建设,不是随便什么人想去就能去的。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父亲在心里埋下了梦想的种子,而且这种愿望相当强烈,有空就把这事想象一会,以至于有一晚他做梦自己穿上了工地的工作服,身处施工现场……

梦想与希望同在。1957年8月,古田溪地下厂房要加装4台机组,工程建设急需要一批木工支援,刚巧,闽江工程局向南平的这家建筑公司借人,父亲获得消息后马上报名申请并有幸获得了一个名额。报到那天,父亲在古田溪电站指挥部办好了手续,行李还未安放着落,他就戴上指挥部发放的安全帽,朝着施工现场方向大步流星地走去。他要第一时间亲眼目睹令他朝思暮想的电站工地!

父亲来到古田溪电站位置的半山腰山,他被眼前看到的场景惊呆了:开挖土方的机械式挖掘机冒着滚滚浓烟,数不清的工人推着装满土渣的手推车可劲地跑,突突突的拖拉机在工地来回穿梭着,还有工人握着钻机嗒嗒嗒地抖擞着……现场所见的一切都和他梦境中的场景一模一样。

父亲在工地算是暂时安顿了下来。他心里很清楚,借用期满了就要回南平继续当他的小木工,“就算只能为家乡建设出力三个月,也心甘情愿,至少我圆梦了。”当时他是这么想的。

父亲本来就是吃苦耐劳的人,又有着多年的木工技艺在身,很容易就适应了工地的工作,他的表现领导和同事都看在了眼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父亲身上很贴切,借用期满后, 1957年年末,闽江工程局将他转正为固定职工,参加半坑亭电站地下厂房建设。梦想成为现实的这天,父亲又站到了三个月前他第一次观看工地的位置上,胸中百感交集:“我终于成为闽江工程局的人了!”激动的泪水在他的眼眶里打转。

正式入职后,工程局给父亲发了一套又一套的工作服,他穿也穿不完,有了稳定的收入,每个月还寄钱给他的母亲和兄弟,这在老家成了人人羡慕的事儿。第二年秋天,父亲顺利地把我母亲娶进了门。在这往后的十多年间,父亲远在工地,母亲则在老家帮着父亲尽孝和照顾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两地生活。

古田溪半坑亭电站工程竣工后,父亲接着又被调到了古田溪龙亭电站、后洋电站,再到后来的华安电站……经过多个工地的洗礼,父亲积累了丰富的水电站混凝土模板加工制作的经验。

光阴荏苒,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工程局的发展也一年比一年好,父亲参加了泰宁池潭水电站的建设,把全家人从古田的小村子接到了工地,从此一家团聚,我和哥哥姐姐还在单位的子弟学校上了学。

1984年,南平沙溪口电站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又举家从泰宁迁往南平,那时候的父亲已成为了复杂的流道异形模板工艺的行家里手。每到周末或暑期,我都会跑到沙溪口电站二处吴狮木工厂玩耍,木工厂安置着许多已经做好的巨型模板,还有正在定制中的模板。徐保根、林文钦、周斌……每位木工师傅我都熟悉。

有一回,父亲指着正在加工中的模板,饶有兴致地告诉我:“虽然现在大坝浇筑的立模已采用了部分的组合钢模板,但木模的制作还是占主要。这个是厂房底层的蜗壳模板、那个是进水口模板。”“模板加工和安装需要很严谨的工艺,这些涉及到混凝土浇筑的安全和质量,尺寸误要控制在3mm-10mm内,如果模板尺寸有误差,架装就不吻合,场内拼装发现了误差还可以重新加工,但钉子少钉了最可怕,万一在浇筑过程中模板受到的压力太大,就有可能爆模,后果很严重。”看着父亲严肃的表情,我想这事还挺严重。

80年代末,闽清水口电站的大坝浇筑已经开始采用大型的组合钢模板,但对木模的需求量还是很大。1992年12月,父亲在水口电站工地站好了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班岗,光荣退休。而我,也接替了父亲的这班岗,成为了“闽二代”。父亲把我送到尤溪水东电站工地报到时,对我说的那番话犹记于耳:“珍儿,你爸这辈子没啥大本事,做了一辈子的木工,从来都是踏踏实实干事,本本份份做人,你很幸运,成为闽江局的固定职工,也应如此。”

在父亲退休的这26年来,每逢我回老家探亲,他都要缠着我给他讲讲单位发生的新鲜事、再向我打听打听他的老同事,我一一做答后,他才心满意足。2015年工程局建局60周年,我回家探亲特意带了本纪念画册送给父亲,我刚把画册递给父亲,他一把抢过,然后到村老人会炫耀去了。

今年国庆节我回老家探亲,特意打开微信,将一部展示水电十六局三十余载碾压混凝土筑坝成就的纪录片——“碾压筑坝 匠心经典”视频播放给父亲观看,视频中一座座大型水电站的画面不断切换,父亲眼顾不暇:

“吉林丰满电站重建了,当年我支援吉林长白山红石电站时,还参观过它呢!”

“歪哈(家乡话),闽江局都跑到非洲建电站了,建的还是喀麦隆最大的电站,鸭霸(家乡话)啊!”

戴上老花镜的父亲边看视频边兴奋地赞叹着。

我用自豪的语气对父亲说:“老爸,您的木工技术闽江局用不上啦,咱们现在碾压混凝土大坝运用的是悬臂式翻升大型钢模板,拼装误差小,安装速度快,外观质量好,还能重复使用绿色环保呢!”话一出口,我捕捉到父亲脸上的表情有一点失落,也有一点触动,稍纵即逝。是啊!父亲与木模打了一辈子交道并以此为豪,我却不小心打击了他的自信。

就在我为自己的大意懊悔时,父亲后面说出的话让我心生佩服:“那当然,施工技术肯定越来越好,这是建筑企业发展的趋势,如果还停留在我那个时代,闽江局还能干到国外去嘛?”父亲脸上的表情依然神往。

在水电十六局,有许许多多和我父亲一样的“闽江人”,他们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企业,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用勤劳与汗水践行着自己的水电人生。

“闽江”缘,是父亲这一生都割舍不了的缘;

“闽江”缘,也是我今生再续的缘。


资讯编辑:陈双双 18251838867
资讯监督:汪华 021-26093067

相关阅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