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年建筑网> 百年频道>资讯>房地产> 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深化两个体系建设 青岛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推进

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深化两个体系建设 青岛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推进

分享到:
评论
摘要:

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深化两个体系建设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推进 今年以来,青岛市城乡建设委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通过全面扎实的监督检查,深刻有效的教育培训,不断创新监管模式,...

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深化两个体系建设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推进
今年以来,青岛市城乡建设委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通过全面扎实的监督检查,深刻有效的教育培训,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深化两个体系建设,先后迎接省安委会的安全巡查和国务院消防安全考核,工作得到肯定。

一、以严格管理为核心,实现建设行业安全生产平稳态势

(一)最严格的制度,对安全生产管理升级。实行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精细化管理,致力从施工现场源头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制定下发了《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精细化管理标准》,实现对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整治的全覆盖。不断加快推进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召开建筑业《两个体系实施导则》编写开题会,先后3次召开现场观摩会,推进工作,下一步将抓好两个体系在项目上的贯彻落实。持续推进市政工程监管升级,先后出台了指南、图集、导则、规程等30多个管理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资料规程》上报升级为山东省地标,并对多个标准组织开展升级,强化指导作用。

(二)最严格的检查,对安全生产绷紧发条。不断组织各参建主体持续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坚持“全覆盖、零容忍”,对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无论大小,一律按“三定”措施全面彻底整改,做到隐患不消除坚决不施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凡是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工程,一律责令限期整顿,形成检查、整改、复查闭环管理,并定期开展“回头看”,采取整改、市场考核、分级警示(轨道交通工程)、行政处罚、停工、约谈等惩治措施“组合拳”,持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共检查市内三区在建项目3467个次,检查区市在建项目52个次,排查隐患12972条,罚款123.8万元,扣分1477分,约谈企业负责人50余人次,先后6次下发全市通报,对38个项目、126家企业进行了全市通报批评。

(三)最严格的排查,对安全隐患紧盯不放。不断抓好重大安全隐患源监管,严格落实重大隐患源评审验收制度,加强对深基坑、起重机械、脚手架及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临建板房及高大围挡等重大隐患源的控制与管理,执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挂牌督办制度。

一是加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整治。下大力气抓好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监管,编发了《青岛市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包含管理要点和处罚细则,加强对设备本身以及租赁、安装、拆卸、使用等过程监管,全部通过网上审批,再由监督人员到现场抽查,抽查率在90%以上,对抽查发现的问题一律从严从重处罚,每台设备申报周期由6个工作日降为2个工作日。率先在系统内设“第三方检测”管理模块,全市第三方检测单位的业绩、日常工作全部实现网络化管理,委托行业协会开展“第三方检测单位”互查互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建筑工程起重机械设备进行二次检测,截至目前,累计派出检测人员90余人次,检查各类起重机械设备241台次(其中2018年度检测起重机械设备112台次),累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494项,下达检验意见确认单241份。目前,正在建立全市建筑工地塔吊运行安全管理系统,以便统一监管、监控全市工地塔吊运行安全,该系统目前已完成招投标。

二是加强高大模板、脚手架工程专项整治。认真执行住建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落实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制度,严格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支撑体系的检查验收,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施工模板支撑组合机构和智能整体升降脚手架。全面落实《建筑施工现场钢管扣件管理办法》,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严把建筑施工现场准入关,拟定钢管扣件检测机构考核办法,建立维护保养制度,严格实行淘汰机制。

三是加快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编写了青岛市建筑业《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实施导则(试行)》。聘请省厅、青岛市有关专家举办了两次全市建筑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专题培训会,对青岛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多次召开全市建筑业施工现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专题观摩会,现场讲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成熟经验,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推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能力。规范和督导“青岛市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系统”信息录入工作,截止目前已录入市内三区在建项目60余个。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检查,及时汇总推进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水平。现有市级标杆企业5余家、省级标杆企业2家,并在2108年底前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

二、以监管模式化为抓手,提升建设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一)安全生产管理网格化。进一步完善了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指标的“四定”措施和“区片化”、“属地化”管理模式,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和权责明晰、运转有效的安全监管体系。严格落实对每项工程基础、主体、装饰前、竣工前等四个关键施工阶段进行全方位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监管。

(二)施工现场监管智能化。创新建立完善“互联网+安全监管”的安全生产信息化体系。继续在全市建筑施工现场推广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在工地大门口、操作层等重点施工部位及塔机等重要施工环节和措施设置监控摄像头,对施工现场全时段综合动态监管,各监督区片设置专人不定时巡查项目,对发现的问题记录并责令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目前,在现有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基础上扩容升级,与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融合改造,监控范围从市内三区延伸至各区市。

(三)事故应急演练实战化。结合建设行业安全生产形势风险评估情况和应急管理工作要求,较早制定了处置在建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20余支由企业技术骨干、安全专家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每年不定期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

(四)安全教育培训常态化。充分利用春节后建设工程复工前有利时机,邀请专家对全市房屋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起重机械产权、安拆、检测单位及监督机构等共计500余家企业、700余人进行了培训。6月13日至14日邀请专家对66家企业、1180余名负责人进行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消防应急知识培训,组织闭卷考试。先后3次召开现场观摩会,对全市共计9000余人次进行了样板培训。

(五)文明施工提升标准化。全面落实落实建设工程现场封闭管理、场区道路硬化、渣土物料覆盖、洒水清扫保洁、物料密闭运输、出入车辆清洗“六个百分百”。重点突出工地围挡墙的整治提升,从美化、亮化开始,到融入中国古典特色文化元素,提升品质和内涵,到组织专业设计团队,制定了8套围挡墙整治提升方案,分别根据各工地所在位置、周边环境、区域特色亮点进行量身选定一套方案进行整治提升,并在市南区鲁商中信、绿城深蓝中心、海天中心等项目进行特色围挡设置,达到了预期效果。市政地铁工地在重点区域采用全封闭大棚施工,达到降噪、防尘效果,大棚的外观设计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在部分区域采用了防风降尘网。完善科技手段,不断推进施工现场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全市690个建筑工地和130个市政地铁工地安装该系统。

三、以保障体系为基础,确保重大项目安全生产防控有序

今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在我市召开,市城乡建设委承担着场馆及周边建设多项工作任务,针对施工现场“三大三多”(风力大、湿度大、吊装荷载大,动火点多、机械设备多、交叉作业多)的特点,采取了“预控式、旁站式、盯守式”等措施,保障了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平稳运行。

(一)突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施工单位“按需要配备”的原则,落实参建单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一线安全管理人员数量达到同等规模项目的10倍以上,构筑了安全生产的“防火墙”。针对施工现场人员多、工序交叉、立体化施工的特点,又进一步开展了现场违章“随手拍”活动,使安全管理隐患消除行动随时随地全员参与。

(二)创新监督管理方式。把服务与监督管理职责履行有机结合,专门制定了安全监督方案和制度规定,有效的把“帮、促、监、管”的服务型监督新模式运用于工程安全监管的各阶段。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不但要讲清“是什么”,还要讲明“为什么”,告知“怎么办”、“如何改”,大大缩短了现场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的时间,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进度。现场派驻监管人员,实行三班制24小时值班巡查,及时查找整改现场存在的问题,建立工作台帐,针对问题先后对7家企业、5名个人进行了扣分和行政处罚。

(三)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组织安全、设备、塔机产权单位技术人员驻场办公,先后3次聘请了有关专家到工地现场检查指导和论证把关。为不断加强现场管理,先后不定期组织相关专家11人到场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对重大隐患源进行论证,准确查找隐患点,迅速组织排查、整改,持续保障安全生产。

(四)加强巡查保障安全。在峰会期间,将市内三区划分四个监管区片,确定工作人员派驻负责项目,责任到人。保障期间每天出动人员25名,对市内三区203个建筑工地不间断巡查,与点对点驻点督导相结合,加强管理。在市区设立五个应急备勤点,组织应急陪勤人员500余名,车辆60余辆,以及相应物资、设备,切实保障到位。

下一步,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将继续深入开展各项隐患排查行动,把隐患排查整治与“回头看”相结合,把隐患惩处与安全教育相结合,把主体责任落实与安全考核相结合,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高压监管态势,督促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全市建筑安全生产持续平稳。


资讯编辑:陈双双 18251838867
资讯监督:汪华 021-26093067

相关阅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