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年建筑网> 百年频道>资讯>名人名言> 铸就“地下长城”——水电基础局东台子水库基础百米防渗墙首仓成功浇筑

铸就“地下长城”——水电基础局东台子水库基础百米防渗墙首仓成功浇筑

分享到:
评论
摘要:

快速构建出符合预期的最小功能集合,以验证设计时的设想,满足产品整体的部署要求,并且在后期不断迭代,完善细节。这种具备敏捷生产思想的最小功能集合,在“精益创业”中被称为&ldqu...

快速构建出符合预期的最小功能集合,以验证设计时的设想,满足产品整体的部署要求,并且在后期不断迭代,完善细节。这种具备敏捷生产思想的最小功能集合,在“精益创业”中被称为“最小可执行产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是企业生产中高效利用资源,尽力节省时间,验证产品生产与解决问题之间是否匹配的最有效工具。

在水利工程领域的防渗墙施工中,按照地层情况和施工实际,施工人员把数千米长的完整防渗墙分成6米左右的墙段,顺次编号,按奇偶数划为两期,以墙段为单元开始施工。一期完成,再进行二期,直至所有的墙段连续拼接为一道整墙。

一期工程的第一个墙段,就承担了MVP的作用。

制浆、造孔、清孔、浇筑、拔管、检测,所有的工艺和环节,一个不少,都要接受施工实践的严苛检验。技术、质量、安全、物资、环保、管理,所有部门互相协作,如同紧密啮合的齿轮,共同发挥出项目团队步入正轨的稳定生产能力。

赤峰市林西东台子水库基础防渗墙的首仓浇筑,正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构建MVP的过程中团队协作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也再一次展现出水电基础人富于经验善于创新的一贯品质。

意料之中

我们把视线拉回到第一个墙段的浇筑现场。

14日下午2点半,距离防渗墙浇筑还有30分钟。赵军昌看着后视镜,熟练地把混凝土罐车停在拌合楼的出料口处,坐直身子静静等待。

在他身后,拌合楼卷扬上升,砂石骨料、水泥、外加剂逐次倒入工作中的高速搅拌机,离心力驱使下它们被充分搅拌,不过短短几十秒,出料键按下,配比均匀的混凝土流进罐车。

10分钟后,拌合站响起提示铃声。满载12方混凝土的罐车驶出拌合站,前往1公里外的河床左岸防渗墙施工平台。

正值盛夏,骄阳似火。转过一个弯道,施工平台出现在左前方。赵军昌看见操作手王顺早已在回浆设备处待命。等浇筑开始,槽孔内的泥浆被注入的混凝土置换,经由回浆泵抽取到沉淀池,可再次重复利用。

早在前一天,清孔工作就开始了。

排渣管一端伸进90.5米深的槽孔底部,另一端通向振动筛。高压气体顺着排渣管下方的风管吹入,管内冒起气泡,形成液气混合物。在内外液体压力差和压缩空气动能的双重作用下,孔内泥浆携带孔底沉渣,沿着排渣管悬浮上升。振动筛的料斗下逐渐堆起泥沙状的沉渣。新鲜的浆液从浆站源源不断补充进槽孔,继续起着固壁作用。

振动筛能筛分出的泥沙越来越少,很明显,槽孔里的泥浆越来越纯净。接到项目总工孙超的指令后,现场技术员黄启迪准备好测试仪器,抽取孔底泥浆,检验其密度、黏度和含砂量。

与此同时,按照计划,陈清田负责的小组清点着浇筑管的编号数量和辅助器材,吴满仓和他的组员在槽孔的两端处准备下设接头管。

泥浆检验合格,清孔完成。浇筑管和接头管的下设迅速展开,有人指挥,有人记录,组员们各司其职,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3点钟,浇筑正式开始。

陈清田拿出两个胶球,分别放进已经下设好的两根浇筑管口。赵军昌接到指令,发动罐车,混凝土经过分料斗流入浇筑管,压迫胶球缓慢下沉。槽孔内的浆液液面开始上升,王顺启动了泥浆泵。

6分钟后,混凝土顺利抵达浇筑管底部,胶球冒出了槽孔。孙超负责现场浇筑调度,随时发出指令。又过了1.5小时,操作手李会黎按照指令驾驶吊车,起拔浇筑管。最上面的一节短管被拆除,浇筑继续进行。吴满仓小组继续待命,等待混凝土成形后逐节起拔接头管。

项目经理郑伟没有说话,密切关注着浇筑管内的混凝土面位置变化。当他看到混凝土面稳定在导管中部时,神情透出一丝轻松。他知道,这意味着浇筑一切正常。眼前的这一幕,在他的脑海中已经预演了好多次,可谓是意料之中。

为了此刻的顺利浇筑,在多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做了扎实而充分的准备。

准备之足

郑伟的自信自有底气。之前的每个环节,他们都严格遵照了施工规范,不敢有一丝马虎。因此,最后的圆满呈现,实属必然。

他清楚地记得,几天前的夜里,听到现场技术员传来槽孔深度已入基岩的消息,他随即和孙超去往现场,陪同监理检查。仔细查看抽桶取出的碎石,对着设计孔深表核对比较。每多看一眼,他心底的自信就多出一分。

夜班饭送来时,他为现场的同事盛上番茄蛋汤,在言语的鼓励中,把这份自信化为激励,传递给大家。尽管月黑风疾,施工现场热气腾腾。

看着浇筑顺利进行,物资部主任段朋昌也长出了一口气。这段时间,他们可真是忙得团团转。

东台子项目部地处偏僻,去县城采购物资,光是路上来回就要耗费三四个小时。由于长期使用磨损,很多大型配件无法辨认型号,也不便携带,只能人工测量对比,稍有疏漏,就白跑一趟。

赤峰地区少雨,可进入五六月以来,降水明显增多。脆弱的进场道路经常被冲断,对物资设备的按期进场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如期浇筑,他们另外找到了一条多绕路50公里的土路作为备用,虽然那条路同样泥泞,但好歹能通行。

5月的一个夜晚,又是一场大雨。凌晨2点,物资部副主任刘志宇被电话叫醒,运送水泥的罐车陷在泥泞中,动弹不得。他马上起身,带着装载机前往。罐车过于沉重,拖拽时钢丝绳直接断裂。刘志宇只好调来另一台空罐车,卸出一部分水泥。载重减轻后,泥坑里的罐车终于被装载机牵引出来。等他们回到项目部时,天色已亮。

他们的手机二十四小时不曾关机,只要一个电话,马上作出响应。大到振动筛、空压机、拔管机,小到接头、密封、卡扣,物资部一样样全部准备得巨细无遗。

对于工程部主任王莉杰来说,他们的工作需要极度的严谨。绘制地形描述分析图、设计主孔深度表和形象进度图,容不得半点疏忽。这将直接影响到现场浇筑时,每节浇筑管的提升时间、接头管的起拔进度,混凝土的浇筑方量,而这每一项都决定着浇筑的成败。

针对地层的特殊性,孙超做了细致的分析报告。易流动的粉细砂层,大面积分布的孤石,突然出现的探头石,包括各种突发状况,报告里面面俱到。他生怕浇筑出现任何闪失。

技术员们晚饭后集中在会议室学习施工规范,尤其是防渗墙浇筑过程中的技术要求。项目副经理李冬华反复提醒需要注意的问题,当场考试测验。在施工现场,他手把手向技术员示范泥浆三项测量程序,要求他们全要掌握。

每一名技术员上现场时,都会带着防渗墙主孔设计孔深图,对照现场情况,熟记地层、桩号、高程等技术参数,争取做到手中无图,心中有图。

安全生产从来都是头等大事。项目安全总监樊海悦每天早晚两次到施工现场四处查看,紧盯安全风险点,排查安全隐患。

正是“安全生产月”期间,项目部多次举行安全培训和检查,对吊车、罐车、拔管机等浇筑相关的作业人员着重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确保浇筑过程中的人员及设备安全无虞。

清孔时,由于泥浆浓度降低,槽孔的稳定性需要格外关注。直到清孔完成,樊海悦才稍稍放下心。

从施工现场到后方营地,从冲击钻机组到职工食堂,各个部门全力运转,一股暗自比拼的风气弥漫在项目部里,谁也不想成为拖后腿的那个人。

不光要保质保量,还要灵活应对,创新求变,让眼前的工作不止凝结着辛劳的汗水,更要闪烁着智慧的微光。

这已经成为东台子项目的共识。

创新之重

混凝土填充之前,两壁悬空、伸入地下百十米的槽孔之所以稳定不坍塌,全靠膨润土浆液支撑保护。而东台子项目防渗墙的地层相当复杂。河床段百米之下分布有大面积的孤石层,台地段多有易流动的粉细砂,最深处达29米。这对造孔时槽孔的稳定性提出了颇具难度的挑战。

护壁浆液是个难点,郑伟深知把控关键环节的重要性。他和项目团队成功应对。

前期在孔口采取深层搅拌桩加固的方式,解决了孔口塌陷的风险。在膨润土的选择上,选用超过普通原料3倍价格的钠基膨润土,添加正电胶,和公司科研院合作调试出了黏度提升一倍,性能稳定优异的膨润土浆液。

建设浆站时,为了隔绝风沙侵扰浆液纯度,避免降低护壁效果,他们创造性地采用透明玻璃瓦,对浆站进行全封闭保护。即使玻璃瓦的造价,达到浆站土建成本的3倍。

由于粉细砂层的存在,为了缩短浇筑前的清孔时间,尽量减轻对浆液形成的护壁泥皮的扰动,项目部引进了新型振动筛。这种型号的振动筛,通常配合双轮铣槽机造孔,在这里与钻机抓斗配合还是第一次。

果然清孔时间大大缩减,塌孔风险也极度降低,这让工长刘德胜大为赞叹。工作这么多年,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大功率的振动筛,效果确实显着。

防渗墙最初的模样,出自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的质量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防渗墙的性能。拌合站的建设,也是一切临建的基础。从平整场地到安装调试,每一个步骤都让生产副经理刘金全动了一番脑筋。

拌合站机长曹红启工作十几年,这是他为数不多地参与出料口由直槽改装为倾泻流槽。原本,市场上有现成的倾斜流槽出料装置成品,但比正常装置要高出12万。刘金全有点舍不得,于是回来自己带人改造,最后花费不到1万元。说起这些,他的脸上不禁挂起笑容。

内蒙地区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中午时分天气炎热,现场作业人员几乎汗流浃背。到了晚上,大家又穿起了棉大衣。人要保温,混凝土的制作也需要保温。

拌合站的蓄水池、外加剂中设置有加热棒,出料流槽、操作室上方搭建起了防雨棚。保温防雨措施之下,严格定时定量添加外加剂,新搅拌的混凝土才能在和易性、均匀性、流动性等指标上满足质量要求。

混凝土的状态稳定不光决定防渗墙的成墙性能,接头管能否正常起拔也与它息息相关。起拔过早,混凝土尚未成形,孔壁坍塌。起拔过晚,接头管与混凝土凝为一体,引发铸管事故。

工程部门绘制的浇筑形象进度图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凭借丰富的经验,对照图表上的记录,拔管组长吴满仓通过拔管阻力、管内液面和管底活门启闭的变化情况,稳重地掌握着拔管的时间和速度。

天津市首届“创新创业之星”获得者、二公司资深机长倪德玉也被调集到东台子项目。倪机长参加工作近30年,先后参与了三峡、小浪底、向家坝、西藏旁多等40多个国内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抓斗的操作管理上有着丰厚的积累,是公司里公认的“基础工匠”。他的到来,不仅提高了防渗墙造孔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更是为项目部带来开拓创新的榜样引领。

在东台子项目,大大小小的创新如同一架架大小不一的引擎,合力在一起,共同驱动着整个工程无限靠近设计蓝图。

首仓浇筑整整持续了19小时,直至15日上午11点,共浇筑混凝土545方。30节浇筑管与17节接头管被顺次拔起,无一纰漏。28天后,完全凝结的混凝土槽段通过墙体质量检查,将正式成为整道防渗墙的一部分。

首仓浇筑成功,意味着构建MVP时的所有能力得到了充分验证,具备了微小迭代的可复制性。自此以后,一个又一个槽孔,一段又一段防渗墙段,将以同样的方式,在百十米深的地下巍然挺立,连接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地下长城。

纵使它们隐于地下,肉眼不可见。我们心中,依然无比确定,地下长城,如此铸就。


资讯编辑:季幸 18017665087
资讯监督:汪华 021-26093067

相关阅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