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年建筑网> 百年频道>资讯>名人名言> 水电四局赵怀同:匠心是一种修行

水电四局赵怀同:匠心是一种修行

分享到:
评论
摘要:

电话已经打了好几遍,依旧无人接听,最后只得求助前方办公室人员的报话机进行联系。没过多久,一个精壮的男子从仓号里出来,抱歉地说道:“不好意思,仓里的声音有点杂,没听到电话。” ...

电话已经打了好几遍,依旧无人接听,最后只得求助前方办公室人员的报话机进行联系。没过多久,一个精壮的男子从仓号里出来,抱歉地说道:“不好意思,仓里的声音有点杂,没听到电话。”

45岁的赵怀同,进入水电行业工作已经有23年了,他先后参加过万家寨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现任白鹤滩施工局混凝土项目部浇筑中队副中队长,负责指导仓号施工现场的浇筑、振捣和冲毛工作。

匠心是一种修行

1995年,22岁的赵怀同进入四局工作,刚高中毕业的自知基础薄弱,于是就在仓号里埋头苦学振捣工作。他说,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机械化振捣设备,全靠人工振捣,劳动强度大,他只要开始振捣就要振完一个班才停。

在仓号,一旦开始浇筑,振捣就不能停,施工作业人员长期穿雨鞋、雨衣,脚下是混凝土,身上被用来保湿大坝的水汽包裹着,头顶是四十多度太阳,过膝的长雨鞋将鞋里的湿热都封住了,赵怀同感叹道:“年纪大了,我现在最担心膝盖痛,每天都得用热水泡脚祛腿上的湿热。现在好多人都喜欢短款雨鞋,我宁愿身上脏,也不愿身体难受。”

2003年,在修建三峡水电站的时候,赵怀同开始独立带班,这是他从业8年后的第一次带班。当时一个班里面有12个人,但是他带的这个班里却有两、三个要退休的老职工。思索再三,他做出了合理的安排:年轻人就是人工振捣的主力,老职工指导振捣臂工作和打关键模板,团队合作互帮互补。这一年,他们班浇筑了近20万立方米混凝土。

2013年,赵怀同刚来白鹤滩就接到一个“大活”——浇筑矮子沟泥石流拦挡坝。这个拦挡坝有一级坝、二级坝和三级坝。当时交通不方便,混凝土就需当场拌制、浇筑。赵怀同根据现场情况,对材料进行换算,根据实验室的配置比例,组织人员进行拌和,赵怀同说:“东西要把握到点上,既要保障浇筑质量,也要将材料用到点上,不能浪费。”

在繁重的施工任务下,有的不仅仅是压力,还有感动。

2017年,在进行10号坝段的边坡浇岩时,天突下大雨,大队长、监理带头冒雨排水、拉防雨布。赵怀同回忆道:“当时,所有的人浑身湿透,可是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那场景、那种感觉,现在想想心都是暖的。”

2010年,他参加了溪洛渡工程建设者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混凝土浇筑组第三名的成绩;今年,他参加白鹤滩工程建设者2018年职业技能(混凝土工)比武活动,被评选为白鹤滩工程建设者十大工匠(混凝土工)。

滴水恩,涌泉报

刚来到四局,他被分配到了浇筑大队,赵怀同回忆当时场景说道:“别人说振捣,我就拿着振捣棒振捣,但不知道要振多久、多深,也不知道不同料的振捣方式是不一样的。”他师父,让他记住自己振捣的位置,等撤了模板后再观察自己振捣的效果,同时还要观察气温、环境和混凝土的级配。工地上,师傅走到哪,他就跟到哪。上完8个小时的班后,赵怀同自己下班还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并自学高等数学和高等物理。

在赵怀同的学徒生涯里,有两个人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师父王建青,如果让他用一个字评价他的师傅就是“严”。2004年,在浇筑三峡大坝一个进水口的孔口时,因渐变段的振捣外观出现一个两分钱大的气泡、混凝土面的钢筋苗子没有冲干净,就要被处罚。那些经验和教训一点一点刻在他的脑海,他评价王建青的“严”,道:“他的严要求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还有一个人对他影响很大,那个人就是他当时的大队长徐银林,他说这是他一辈子也不能忘的人。

刚来没多久,赵怀同因为身体原因休了病假,回来后徐银林让他做要料(填上要料单,拌和厂根据要料单下料)。当时的赵怀同并不知道如何控制要料成本,徐银林深夜还给他打电话教他怎样要料,怎样控制级配,还教他如何与别人打好关系,每一仓的施工方量和设计方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改正,记录好每次要料量。尽管要料员女同志居多,但他并不觉得害羞,他说:“不管在哪个地方工作,上班的时候都应该把自己该做的活儿做好”

王建青成就了赵怀同的本领,徐银林留住了他的心,从此他便留在四局不想再离去。

远在千里之外,心在紧紧相连

1998年,休探亲假,赵怀同在这一个月里和他的爱人从不相识到结为夫妻,婚后,他的爱人也踏上了和他一样的征程。

从2009年开始,他爱人便留在家乡抚养两个逐渐长大的子女和照顾年迈的老人。

2006年,赵怀同父亲胆囊切除,住院治疗,他没有回去。

2017年3月,他儿子在下午课间操摔伤了腿,休学,他没有回去。

2017年4月,他父亲在家里摔伤脊椎,住院三个月,哥哥、弟弟都回去看望父亲,他没回去。

赵怀同很多次想过辞职回家,他说:“当家里面有什么事儿的时候,我总是那个在外面帮不上忙的,每次想起这些事儿,我很愧疚。可是我舍不得,这里不仅仅有我的朋友和伙伴,更有那么一份让我不能忘怀的感动。”

当提到孩子的时候,赵怀同就很欣慰,他说:“我们家两个孩子都很乖,成绩也很好。”每天下班不管多累,他都要给家里面打一个电话,问一下家里面的情况。

远在千里之外,他心中仍是牵挂着家里面的点点滴滴,他说,不是不想,而是他不愿放弃曾经所获得的感动。他带着他的愧疚站在一线施工现场,看着大坝一点一点的增高,逐渐成型,这种骄傲和自豪应该是其他行业所不能代替的吧。


资讯编辑:季幸 18017665087
资讯监督:汪华 021-26093067

相关阅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