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年建筑网> 百年频道>资讯>名人名言> 潜水员井下巡查排污口

潜水员井下巡查排污口

分享到:
评论
摘要:

穿上雨鞋、连体潜水衣,戴上呼吸面罩、头灯,拿上对讲机、照相机、三维激光扫描仪,“全副武装”的潜水员陈大根和刘光辉就准备下井了。井下等待他们的,是宝安区上寮河第12号暗涵的数据排...

穿上雨鞋、连体潜水衣,戴上呼吸面罩、头灯,拿上对讲机、照相机、三维激光扫描仪,“全副武装”的潜水员陈大根和刘光辉就准备下井了。井下等待他们的,是宝安区上寮河第12号暗涵的数据排查。

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的上寮河是茅洲河的一级支流。随着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的推进,一个难题凸显:不在图纸上的暗渠涵密布。不封堵住这些污水源头,消除黑臭是纸上谈兵。为此,人们拿出了“寻水溯源、精准截污”的技术方案。

日前,记者跟随潜水员的脚步,走进了茅洲河整治现场。

三维激光扫描仪实现全景扫描

上寮河第12号暗涵起于沙井文明西路与新沙路交会处,终于文明西路与上寮河交会处。“资料不全,连编号都是我们起的。”排查小分队的负责人于全利对记者说。

于全利的小分队共有7个人:潜水员陈大根、刘光辉和罗家国、王华东,他们两两一组,轮流下井;技术员魏武金、安全员巩龙军提供保障。为了给后续整治提供基础,潜水员需要采集暗涵渠本体尺寸特征、检查井空间分布、排水口情况等信息。

可仅仅借助微弱的头灯灯光,他们又是如何在不长的时间内精确地获取这么多信息的呢?秘密就在跟一台家用投影仪差不多大小的三维激光扫描仪上。

原来,这种进口扫描仪可以在短短数分钟的时间内对周围环境进行全景扫描,形成包含暗渠涵内排水口的类型、材质以及探查时污水的情况在内的数字信息。根据暗涵渠的大小不同,每隔3-5米采集一次,再通过模型运算,就可以得到整条暗涵渠的全景图了。

“这一类扫描仪原来仅用于大型水利工程,我们经过改良,将其首次应用于暗涵渠排查,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比传统人工方法有了数量级的提升,1天就可以排查200米左右。”魏武金说。

走一步探一步摸清暗涵走向

即使有了新技术助力,一步一个脚印的人工排查依然必不可少。“很多暗涵渠在图纸上没有标注,有些还有分岔,不到井下看,根本不知道污水的流向。”于全利说。

说话间,陈大根和刘光辉就发现了异常:12号暗涵在万丰社区附近出现了图纸上没有的分岔,是另一条宽、高近2米的暗涵。

“慢慢往前走,注意安全!”于全利在对讲机里叮嘱说。

在井下,陈大根和刘光辉凭借经验,估计着自己所在的位置。“向前30米,然后右转;再向前20米,然后向左……”地面上,大家按照潜水员的指引,寻找附近的井盖等标志物。在两栋农民房中间,有一处长30多厘米、宽不过15厘米的雨水口。“老刘,老刘!能听到吗?”巩龙军冲着雨水口向地下呼喊。“听见了!我们现在往你那儿走!”

……

就这么走一步、探一步,两个人在井下走出了差不多100米。地面上,大家根据潜水员前进的方向、附近井盖的分布等,大致推测出了暗涵的走向——从沙井中心路曲曲折折,穿过万丰社区,直到万丰中路,最后与另一条污水管汇合。

配合默契也要认真防范险情

不知不觉,2个小时就过去了,氧气管慢慢地收回,另一组潜水员罗家国、王华东做好下井准备。陈大根和刘光辉则一身水、一身汗、一身泥、一身臭地从井口爬出来。一股呛鼻的气味从井下蹿上来,逼得人倒退几步。

“井下的环境太恶劣,也很危险,一般人受不了。”于全利说道。可陈大根和刘光辉把氧气面罩摘下来,脸上还是笑呵呵的。

年过五旬的陈大根和刘光辉是老搭档了,井下说话不方便,一个手势互相就明白意思。陈大根个子矮,刘光辉个子高,遇到暗涵较高但水深的地方,刘光辉在前面探路,陈大根拉动氧气管;碰到暗涵很矮、猫腰前行的时候,陈大根在前面冲锋,刘光辉拉管殿后。

“井下什么情况都有,我们可不敢马虎。”刘光辉说,就算像他这么“老谋深算”,在沙井河排查时还是遇到了险情。那处暗涵比较开阔,他想快点前进,不料前面突然出现个大坑,他一脚踏空陷进了1米多深的淤泥里。走在后面的陈大根赶忙连拉带拽把他拖上来。陈大根心有余悸:“要是我掉下去,人都得沒进去了。”

污水排放口最终将一一消除

2015年底,包含46个子项目的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整治项目开工,开启了茅洲河的新生路。

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副总经理陶明介绍,目前,茅洲河治理宝安范围内各项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但各支流暗渠涵排放口仍有污水流出,影响水质考核目标的实现。为此,中电建提出了“织网成片、正本清源、理水梳岸、寻水溯源”的技术路线,开展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配合人工开井检查的“精准截污”工作。

“截至10月底,我们已排查80条排水暗渠涵,发现排水口3551个,其中85%以上为污水排放口,672个已完成污染源溯源工作。”陶明介绍,根据排查结果,茅洲河流域将建立起“一图”“一档”“一表”的雨水管理体系,排水口将根据性质分别采取暗渠涵改管、排污口封堵、小管径管道合并等措施一一消除,确保茅洲河2019年底实现不黑不臭任务的全面完成。


资讯编辑:陈双双 18251838867
资讯监督:汪华 021-26093067

相关阅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