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年建筑网> 百年频道>资讯>名人名言> 电建人已将旧桃换新符

电建人已将旧桃换新符

分享到:
评论
摘要:

1978年冬天,一股暖风吹开时代巨变大幕…… 此刻,挤在牛毛毡工棚里的七局人不会想到,在这岁月长河溅起的一朵浪花竟成浪奔涛啸之势,形塑了所有七局人、乃至中国人的生活截面。...

1978年冬天,一股暖风吹开时代巨变大幕……

此刻,挤在牛毛毡工棚里的七局人不会想到,在这岁月长河溅起的一朵浪花竟成浪奔涛啸之势,形塑了所有七局人、乃至中国人的生活截面。

浩荡40年,七局人吃过苦,受过挫,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与时代一起激荡,向阳而生,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发展。

40年,用脚步丈量到抬腿上车

坐在前往张家界度假的飞机上,看着窗外如梦如幻的风景,杨开华更多感受到的是时光,是变化,是发展。

犹记1979年,杨开华到街子上班第一天,下着毛毛细雨,一行人坐在解放牌大货车的车厢上,伴着泥坑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的互相挤压着,满眼是黄色的稀泥,足有五公分厚,下车第一步,鞋就给粘掉了。“从乐山到铜街子那70多公里路,硬是颠了半天多时间。”“凄凉”是他对那一天最深切的感受。

彼时在南桠河的张禹,攒了一年的假期,踏上回重庆老家的“漫漫长路”。从工地到石棉县城,县城转车到乌斯河搭乘绿皮火车到成都,换车回重庆,前后需要两天时间。除了一路颠簸,最难以忍受的就是拥挤:挤到双脚不着地。就是想上厕所也“望穿秋水”。心一横,他干脆蜷别人的座椅下,一蜷就是十几个小时,少吃少喝。下车一段时间都感觉双脚在过电。

受益于国家交通互联的壮大,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如今时速200多公里的动车,张禹从成都回重庆不到两小时;受益于国家交通互联的布局,曾经以水电为单一主业的水电七局,转型发展,参建世界最高水平京沪高铁、国家高铁骨干线路沪昆客专、南广、包西、深圳地铁、成都地铁、福州地铁等,建成铁路总里程超过500公里;建设成渝、成雅、成乐、雅康等,公路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2017年营业收入达到216.9亿元,较1980年0.4亿元,增长541倍;企业总资产达到317.6亿,较1980年的2亿元,增长159倍。


水电七局参加京沪高铁,设计时速达380千米每小时

40年, 视觉承载的时代记忆

“电视机第一次走进我的人生,还是在80年代。1984年,一个连队一台18寸彩电,少则70人、多则200人共享,能看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在内的3、4个台,每到收工就挤满了人,去晚了只能站在后面听声音。”谈到电视机的第一印象,田毅脑海中便浮现出人头攒动的景象。

电视机可以说是很多人的“家庭梦想”,田毅花掉所有积蓄,才在1986年购置了一台18英寸“凯歌牌”黑白电视机,据说已经是很时髦的壮举。电视普及之前,坝坝电影则承载着七局人的精神渴求和视觉期待。


田毅家的第一台电视

当年龚嘴十天半月会放一次坝坝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几部影片反反复复的放。虽然没有立体环绕音响,没有绚丽的舞台、舒适的座椅,但能够看上一场扣人心弦、精彩纷呈的坝坝电影,在当时已经是奢侈享受的事情了,因此顶风冒雨也乐此不疲。等不到夜幕降临,大家都提前占位,方凳、竹椅,甚至石头、砖块,都会成为占据有利地形的工具。来不及占位的、下了工来不及洗澡的、等不及吃饭的、戴着安全帽的等等形形色色的人依然看得如痴如醉。

到了1985年,铜街子可容纳约1000人的电影院“开张”。说是电影院,其实是集大型会议、表演及电影院为一体的俱乐部,但七局人总算有了“体面”的观影环境。“一张电影票两毛钱。电影不是每天都有,供不应求,放映的时候,就在门口的小黑板上写上时间、片名,贴上海报。以前谈恋爱逛河边,后来都兴约在电影院。”田毅仍然记得,和夫人看的第一场电影是《茜茜公主》。

铜街子俱乐部(具备电影院功能)

铜街子时代的电影票

如今,我们可以去五星级电影院看好莱坞大片;可以点开家里60寸的大彩电,100多个电视频道和视频网站无限回放;甚至拿出手机,随时随地,想看就看。公司各项目部的电视、电脑、阅览室、活动室几乎是标配,个别项目甚至有KTV和健身室,我们享有更丰富多元的精神文化选择。

40年,从牛毛毡到商品房

1965年,龚嘴水电工程指挥部筹备处组建,5000将士从山上割回茅草、砍来竹子、杀来藤条,在水塘、稻田里搭上高高低低的吊脚楼,围上席子,盖上茅草,一天一栋牛毛毡工棚,四摞砖头放上一块木板,一个班的人就住了进去。楼板下的水汽蒸腾而上,却被牛毛毡屋顶严严实实的捂住,冬天湿冷,夏天闷热,感觉身上都要长出苔藓来。就这条件,还住得心惊胆颤,因为这些材质都极易燃烧,工棚又搭建的紧密,一不小心就会火烧连营,一烧就是一大片,除了身上的衣裳,什么都留不下。1979年,七局人陆续搬进铜街子的砖混职工房,但直到80年代初,远在石棉县南桠河的员工仍然住在牛毛毡工棚里。

龚嘴的牛毛毡居住区

张禹一家1984年从南桠河调回铜街子,在不到20平面的房间里住了6年,1990年搬到了青工楼两室一厅的户型,用他的话说是“具备了生活功能”。不到三岁的儿子,在房间里蹦过去、跳过来,直喊:“这个房子居然还有厕所!有厕所!”喊得张禹眼泪汪汪。

80年代铜街子的家属楼

1997年,水电七局机关整体搬迁到郫县(现在是成都市的郫都区),修建了最大80多平米的住宅楼。张禹分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终于“可以住下三辈人”。


90年代七局郫县崇兴小区

如今,他住在自己购买的商品房里,一眼望去,曾经低矮、拥挤的房屋早已被栋栋高楼取代,市区面积不断扩大,东西南北都有商业中心、公园,小区里也配备绿地、健身场地、活动中心……“家”经历了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大转变,从必需品,成为了享受生活的个性化商品。

水电七局承建的资阳朝阳花园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段旅程、一块屏幕、一个住所都能见证社会的变迁。它们记录了时代发展的轨迹,见证了4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飞跃。它的每一次变迁,都澎湃着改革创新的激情;它的每一次变迁,都在向着更高更强更伟大的中国梦前进!

这40年的梦啊,恍如隔世!


资讯编辑:常倩丽 13916196852
资讯监督:汪华 021-26093067

相关阅读

为你推荐